close

避碰點線面總論-27

我們看過兩個例子,一個是碰撞前5分半鐘加速搶船頭,距離是0.8海浬(MSC CASE),另一個是4分半鐘前左轉搶船頭,距離同樣是0.8海浬(NORTHERN JESPER),結果發生碰撞。有可能是RADAR上面沒看到,疏於瞭望,或是目標太多,分不清小船還是大船(RADAR瞭望不佳),與眼睛沒看到,疏於瞭望,或是目標太近,分不出來船的距離(目視瞭望不佳)。

這就是初級班的任務,RADAR瞭望與目視瞭望。前面的20幾篇都是RADAR瞭望的部份,RADAR發明也有50年了,RADAR觀測與模擬課程,也有30年了,RADAR瞭望卻還沒有一個完整的論述,完整且實用,ARPA就橫空出世,但是對近接態勢仍然是束手無策,不會判斷也不會觀測,只能說是掩耳盜鈴,粉飾太平,結果發生碰撞,

各位可以看的出來,碰撞點線面都是秀在RADAR銀幕上的,可以說,這些都是我們在觀測RADRA / ARPA時,所應該具有的SENSE,有了SENSE以後,才會有SITUATION AWARENESS處境想要,知道現在的情況,該有甚麼作法 ? 我們討論到碰撞前1海浬,碰撞前3分鐘,是避碰的底限。過了這LAST 1 MILE  或 3分鐘以後,也做了詳細說明。就是要撞,也不會變江詩琪,避免2次碰撞,或是擱淺。

目視瞭望有另一個系列在連載,我們還需要對天時地利人和,有所了解,船隻的迴轉與主機性能,法規的了解,航路的規劃,人為因素的避免等等。

越來越難嗎? 我也很焦慮,其實不會,要成為一個船長,有十年的時間要努力,這十年你不希望無聊,那是有錢人的玩意,你希望有內心的滿足,你也不需要焦慮痛苦,那是無能人的玩意,最大的焦慮,應該是沒有人可以教,自己看又看不出來,想找教材又沒地方找。人有四種類型:行動型要有事可做,讀書。理論型要有書可以讀。習慣型要有東西養習慣。感覺型要內心充實。總之,有總比沒有好。

這十年不是關鍵,關鍵是你有30年的職涯規劃,很現實的是,年紀越大,腦子越不好使,沒有痛下苦工,做20年,不能保證未來十年沒事。做了十年,年富力壯,卻是最容易疏忽的時候。做了30年,那就恭喜你,功成身退。

此是後話,避碰點線面,就先到此為止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幾波特船長 的頭像
    幾波特船長

    Sailed4seas的部落格

    幾波特船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