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操船點線面- 12   船速 Vs 迴轉

如圖中所見,橫軸與縱軸的單位,都是原船的長度,這裡的水深小於1.5倍船隻吃水,所以可見得是淺水區的迴轉。這裡包括了三種迴轉,

  1. 第一種是打了滿舵以後,停車迴轉,半徑最大,也就是最外圈的迴轉半徑。
  2. 第二種是打了滿舵以後,但是車速不變,是中間這一圈,帶陰影的船身。
  3. 第三種子打了滿舵以後,持續的加車,左轉出來的迴旋半徑,也就是加速迴轉。

顯然,加速迴轉的半徑與進距(前進的距離),都是最小。

  • 從迴轉的軌跡來看,不管是用的什麼船速,在不到1.5倍船長的距離,船頭就開始離開原來的航向,顯然這一條應該是散裝油輪,才會有這麼好的迴轉啟動性。
  • 從他標的迴旋支點的位置,是在船中來看,顯然與現在的研究不同,所以這只是一種觀察,船隻的軌跡是推測的成分比較多。
  • 推測的船隻軌跡,只是代表作者對車葉排出流的推崇與依賴。
  • 這裡還有一個前提,水深小於1.5倍船隻吃水,水淺的時候,船隻後面會跟著水下體積40%的質量(水,用來填補船體經過時的空間),船速快的時候,船隻後面會跟著到達水下體積60%的質量,讓迴轉更加困難,是否車葉的排出流,除了作用在舵板上,產生橫向推力,還有加速抽出船體下水流,改變船體附近的壓力場,增加回補的水流,進而減低了船隻向前的位移量,縮小迴旋半徑。

現在我們再看看,前面 操船點線面- 7,船隻加速迴轉,卻因為流水造成失控。

 

  • 流水從西南方而來,剛動車時,迴旋支點在最前面,流水作用在左舷,協助本輪左轉,流水有利。
  • 等到本船轉向西南時,流水由右舷而來,妨礙本輪左轉,船隻迴轉受阻,
  • 等到本船要進一步向南轉向時,船體與流水的作用角度加大,流水更為不利(變紫色)

前面說,車葉的排出流作用在舵板,這裡是流水作用在船體上,當然是寡不敵眾,圖上的舵,都是放大了畫,實際上更小。所以說人再大,大不過天,車葉的排出流是大不過流水作用在船體的力量。況且流水作用在迴旋支點的力距,比舵板作用在舵柱的力距大太多了。只是流水作用的角度與力量,一直在變化,不像車葉流這麼肯定,話說回來,這就是船長的工作,掌握各種變數。 

  1. 上駕駛台第一件事,就是觀測風力水流,
  2. 想好你要的軌跡,
  3. 在每一個軌跡上,船艏向應該迎著哪裡?
  4. 遇到困難時,我們還有甚麼手段,可以彌補?
  5. 甚麼方法,可以克服將遇到的困難?

當然這都很好,但是甚麼才是最保險的作法?

我們知道,由西南轉正南的時候,我需要保留多餘的舵效備用。預留舵效,這是甚麼鬼 ?

現在應該知道,預留舵效就是不要隨便加速,保留車葉的排出流,制動不良的迴轉速率,換句老話,就是制動不當的迴轉趨勢,或迴轉的慣性。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加速迴轉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幾波特船長 的頭像
    幾波特船長

    Sailed4seas的部落格

    幾波特船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