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橫靠碼頭,雖然不太合乎時代潮流,也不適合大型船隻使用。但是我們在這邊做一點討論,可以了解船隻的操縱特性。如下圖

  • 船隻迴轉時,迴旋支點在船頭,所以船尾的動量/慣性比較大,也比較難制止,這時,我們就可以利用這一點,在橫靠碼頭的時候,建立較大的迴轉速率,也就是迴轉的慣性。
  • 然後船頭部分,利用船艏推進器,或者是拖船的推頂,建立船頭跟床尾一致的橫向速度,這時船隻沒有前進的速度,迴旋支點很可能就是在船中。
  • 如果我們沒有利用迴轉的時候,船尾迴轉的慣性,如果想要用拖船來建立這種慣性,就非常困難。
  • 如果有其必要,在做大角度迴轉的時候,就要建立多一點的迴轉速率,幫助船位橫移。
  • 要調整船頭船尾的橫靠速度,有一個很大的困難,就是都卜勒Log的不穩定,有時候訊號,因為水淺容易失真,或者是因為到車的水流,產生氣泡時,都卜勒log的讀數不準。但是現在有GPS的信號,可以參考。GPS顯示的船速,就可以有一個比較明確的概念。船隻的回轉速率,也是一個很好的指示,對於本船橫靠的態勢,有一個清楚的了解。

有時候,也許我們可以利用風力,來協助我們的橫靠。 如下圖,西南風

  • 本論開始回轉時,也是使用的右滿舵,向上風迴轉,所以迴轉速率建立的非常快。
  • 迴轉速率太多時,可能需要先正舵,降低迴轉速率。
  • 保持船隻與碼頭平行,等到船隻沒有前進速度的時候,利用風力的推頂,把船隻往下風的碼頭推。
  • 如果風力過大,便需要使用左滿舵短進車,把船尾推開碼頭。
  • 至於船頭的部分,是使用船艏推進器持續的向右舷推,以抵抗風壓。因為船首推進器的馬力較小,所以操作的時候,應該是保持船艏推進器持續的出力,等到船尾靠的太快的時候,才使用短進車滿舵,把船尾推開。
  • 或者視情況,降低船艏推進器的出力,讓船頭下風。
  • 這個POORMAN TUG是死活不顧,忠心耿耿,盡忠職守,風力小的時候還好操控, 風力大的時候,就應該叫拖船備便,把船身拖住,不要靠的太快而失控。

離岸風,如右圖,

  • 東北風從迴轉開始,就跟本船的迴轉方向做對,所以迴轉速率很難建立。
  • 如果風力的小的時候,船隻還可以建立足夠的迴轉速率,如果風力太大,船隻很可能轉向不足,直接衝到碼頭上面。
  • 這時應該利用倒車,倒車時,迴旋支點在床尾,船頭會下風離開碼頭。
  • 如果風太大,轉不過去,就不應該繼續加車,要讓船速歸零,最好是保持一點倒車,才會容易迴轉。
  • 如果迷信本船主機的出力與舵效,硬是要進車掉頭,很可能就是落得身敗名裂,事後研究原因,就是根本不懂迴旋支點在哪裡? 可笑。出了事,還不知道錯在哪裡。

總結就是:    倒車動頭,進俥動艉。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幾波特船長 的頭像
    幾波特船長

    Sailed4seas的部落格

    幾波特船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